冷库制冷系统中,蒸发器结霜的主要原因包括风量供应不足、换热器性能衰退、外部环境温度过低以及膨胀阀堵塞或损坏。结霜会影响制冷效果,常见的除霜方法有热气除霜、喷水除霜、电热除霜和机械人工除霜。热气除霜经济实惠且维护便捷,喷水除霜效果显著但操作难度大,电热除霜操作简便但维护复杂,机械人工除霜经济但不适用于大型冷库。
在冷库的制冷系统之中,压缩机回气口结霜属于常见的状况,而蒸发器结霜的根源主要在于蒸发温度过低以及蒸发器换热效能不足。
其一,风量供应短缺。诸如出回风风道被异物堵塞、过滤网被污垢阻塞、翅片间隙被杂质填满、风扇停止运转或者转速降低等情形,皆会致使换热过程难以充分进行,进而造成蒸发压力下滑,蒸发温度随之降低。
其二,换热器自身存在问题。在长期频繁使用过程中,换热器的换热性能会逐渐衰退,由此引发蒸发压力降低的不良后果。
其三,外部环境温度过低。民用制冷系统所处环境一般不会低于 20℃,然而在低温环境下开展制冷作业时,往往容易因换热不充分而导致蒸发压力降低。
其四,膨胀阀遭遇堵塞或者控制开度的脉冲电机系统发生损坏。对于长期运行的制冷系统而言,部分杂物易积聚在膨胀阀口,使其无法正常运作,从而削减了冷媒的流量,导致蒸发压力降低;此外,开度控制失常同样会造成冷媒流量减少,压力降低的现象。
冷库蒸发器之所以会结霜,是因为冷库内蒸发器表面形成的霜层,会对制冷蒸发器(管道)的冷量传导与散发形成阻碍,进而对制冷效果产生负面影响。
冷库除霜的方式主要有热气除霜(热氟除霜、热氨除霜)、喷水除霜、电气除霜、机械(人工)除霜等。
首先是热气除霜,此方法适用于大、中、小型冷库排管除霜。其原理是直接将高温气态冷凝剂不经节流处理便导入蒸发器,促使蒸发器温度回升,从而使结霜层与排管结合部位逐渐溶化并剥落。热气融霜方式具有经济实惠、可靠性强、维护管理便捷等诸多优势,并且其投资成本与施工难度均处于较低水平。
其次是喷水除霜,该方法多应用于大、中型冷风机除霜作业。通过定期使用常温水喷淋冷却蒸发器,以实现霜层的融化。喷水除霜的除霜效果固然显著,但它更适用于空冷器,对于蒸发盘管而言,实际操作难度较大。此外,也可采用冰点温度较高的溶液,如 5% ~ 8%浓盐水来喷洒蒸发器,以此缓解结霜现象的形成。
再者是电热除霜,其中电热管常用于中、小型冷风机,电热丝则多用于中、小型冷库铝排管电加热除霜。对于冷风机而言,电热除霜操作简便易行;然而对于铝排管冷库,在铝翅片上安装电热丝的施工难度颇高,而且后续的故障率也相对较高,维护管理的复杂性较大,经济性欠佳,安全系数亦相对较低。
机械人工除霜,此方法适用于小型冷库排管除霜。冷库排管人工除霜是一种较为经济的传统除霜手段。不过,对于规模较大的冷库而言,采用人工除霜则不切实际,因为仰头操作不便,体能消耗过快,长时间在库内滞留对身体健康有害,除霜效果不好,甚至有可能致使蒸发器变形,严重时可能砸坏蒸发器从而引发冷媒泄漏事故。